“仲夏大暑似笼蒸,葱郁树下捕蝉童。茉莉荷花栀子香,瓜果梨桃香愈浓。”诗中描述的蝉童逗趣、花瓜繁盛的情景正是大暑--------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。
大暑有三候。一候腐草为萤。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,分水生与陆生两种,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,大暑时,萤火虫卵化而出,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。萤火虫又名“烛宵”“耀夜”,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。二候土润溽暑。溽是湿,湿气浓重,天气闷热,土地也变得潮湿。三候大雨时行。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,而这雷雨使暑湿减弱,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。
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道:“何以销烦暑,端居一院中。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热散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此时身自得,难更与人同。”意思是说“心静自然凉”。因大暑天暑气流行,人体火气旺盛,容易五行失衡,心生烦闷,静心是大暑的养生之道。
大暑期间,中国民间有饮伏茶,晒伏姜,烧伏香,喝羊肉汤等习俗。伏茶,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喝的茶。由金银花、茯苓、白毛根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,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民间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说法。做法: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于太阳下晾晒。充分融合后食用,对老寒胃,伤风咳嗽等有奇效,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。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、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。
中国人饮食注重阴阳平衡,中医理论中,凡酒精度超过30度的酒均会导致上火,因此酒精浓度适中的黄酒则更适合在夏日饮用。另外黄酒含有多种营养成份,经常饮用可以降低胆固醇,帮助分解人体摄入的高脂肪高热量物质,促进消化及新陈代谢,吃饭时饮用黄酒还可以提高胃酸含量,促进人体对食物中钙、镁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。黄酒还具有利尿作用,可以促进毒素排出人体。
宋朝郑刚中在《大暑竹下独酌》中言:“我举大榼酒,欲与风月欢。”无论是独饮,还是邀上三五知己,请别忘了斟一杯上好的同里红,与君共消苦夏。
(本文转载自吴江日报)